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游戏化翻转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新探索>>文献资料>>文献学习与反思(朱丹萍2023.10)
 
文献学习与反思(朱丹萍2023.10)
发布时间:2023-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丹萍

采菱小学级备案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游戏化翻转学习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记录人

朱丹萍

学习时间

2023.10

标题

互联网+”时代小学英语课堂融合创新的思考与实践——以译林英语3A Project 2为例

来源

知网

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教学之中,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小学课堂的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语音学习系统(以下简称系统)、金陵微校资料库、人机对话、微课等多种方式融入课堂,收获了热烈的课堂氛围和较高的教学效益。本文从教学实践维度探讨将技术手段与小学英语课堂融合创新的过程,供一线教师参考与借鉴。

课前商讨,课上表演,课后续演,并尝试录制微视频,以供翻转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1.课前:语音系统练习,自主完成前置性任务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让学生投身前置性内容的学习之中,为新知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基础。备课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学生也有义务参与其中。学生为了在表演中有出色的表现,在系统中复习,通过语音、声像等资源整合知识,辅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达成语言技能目标。

在语料库资源运用的基础之上,运用QQ平台作业中的教师助手提交预习作业,教师可以通过智能评阅的分数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微调教学内容,使得所授内容更有针对性。

2.课中: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人机对话即时评价

在手工制作新奇感的驱使下,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准备。除此之外,学生自编的剧本也各具特色,通过观察图片,渗入真实情境,丰富了原始文本。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四个原本独立的场景串联为整体。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运用系统人机对话进行即时评价,在小组PK的过程之中操练语言。

(1)创编剧本——促使各单元主题融合为整体性文本

【情景一】为小组依据系统中的语料资源所创编的剧本之一(剧本略)

在笔者的帮助之下,学生完成了剧本,由场景一教室,自然过渡到场景二家,再过渡到场景三公园,最后到场景四新年派对。

(2)任务驱动——灵活运用与大胆创新相结合

教师对课堂的控制逐渐减弱,学生的自主性愈发增强。有小组大胆提出更换场景,将第三场景换成零食店,购买参加新年派对所需的零食。所有的场景一气呵成串联起来,比教材中的情境创设更具整体性,更符合真实情境。

【情景二】创造性地改编场景

某组组长提出:Would you like句型不仅可以用于和朋友野餐,还可以用于买东西。最后一个场景是在新年派对上,所以,应该在之前去购买东西,这样更合理。笔者表扬了学生符合实际的创新。

在开放、愉快的教学环境之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基于学情,对教材中的内容做适当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教材。

(3)互评互助——深度参与,建立学习共同体

在小组合作的驱使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监控。主动性内化为进一步思考的内驱力。在表演后的评价环节中,每一小组总结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其他小组启发。

笔者按照手工制作,语音语调,动作表情,剧本创作这四个维度,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为人机对话系统的智能评价做补充,以下是某小组讨论后组长的发言。

我们小组认为,第二小组的手工制作很好,但没有在体现服装和颜色,不完整,可以补充:Look at my red skirt.语音语调上也做得比较好,得分是93分,我们组在语音语调上的表演不到位,特别是疑问句的升调,只有85分。但我们的剧本更有创意。

由此可见,在互评中,不仅能帮助对方,还可以反思自身,实现评价与反思相结合的共同体学习模式,这样的评价比教师评价更注重细节,比人机对话的测评更具思维性。在互评共同体之中,实现了互评互助,弥补了小组活动的局限性。

3.课后:微视频串联重点,促成翻转学习

Project板块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前期丰富的语料让学生做好了语言输出的准备。组员们以小演员的角色定位,在语调和表情上拿捏比较准确。而且,在创编剧本时,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用英语做事的理念,促使技术手段的融入,高效地促成项目成果的形成,笔者运用视频编辑软件Camtasia 9将学生的木偶剧表演录制成微视频,供学生课后翻转学习。

在自编、自导、自演之中,学生体验了微电影杀青的喜悦,体会到了付出带来的成就感,不仅形成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感受到了做中学的优越之处,实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展现了技术的巨大教学效益。

 

心得体会

本次教学实践在预习新课生成主题录制电影后期制作翻转学习之中实现了教育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的融合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增强了参与性。

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是起点,不是终点。技术手段运用的方式与教学内容、目标息息相关。因此,选择恰当的工具至关重要。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之中,宜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避免花架子”“浅层化”“碎片化的表面技术。要紧紧围绕主题语境展开,做到技术服务于课堂,凸显思维力和感受性对技术的优化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