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咏之花草树木篇教学计划
诗是激情的流露,诗是童心的专利。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从古诗词歌赋中汲取养料,让学生通过吟诵提升文化素质。开展古诗词吟诵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幼稚的心田,让他们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引领他们漫步经典诗歌的长廊,发现美,欣赏美。倡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尽情吟诵中,追求真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质量,激发文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2、初步掌握一些诗律等简单结构以及古体诗的对仗、压韵等。
3、掌握几种古诗吟诵的方法:琅琅出声诵读法(《小池》)、低声慢吟诵读法(《静夜思》)、欣赏入境诵读法(《敕勒歌》)。
4、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古诗词。
6、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古诗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古诗的乐趣和愿望。
二、具体措施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合的古诗词,采用“读故事学古诗”的方式进行学习,因为故事中的一些句子是与诗句一一对应的,这些句子又恰好是诗句的最好的解释。让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达到熟读成诵。利用自课程进行经典古诗吟诵,力求让学生“在吟诵中学会唱”.老师利用“半吟半唱”伴随手语的方法来进行尝试教学,帮助学生领略诗境的美,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