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春“语”绵绵】
年味儿
武进区采菱小学五(8)班 张忆馨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转眼间寒假过完了。寒假里我做了不少有意思的事,但令我最记忆犹新的还是过年的场景。
早晨刚睁开眼,几家的炮仗声已经响起,大家也都在兴致勃勃地贴春联、包饺子,放眼望去,过年味儿十足!
我赶紧一溜烟儿地从床上起来穿好衣服,毕竟收压岁钱的时候可不容错过!只见我眉飞色舞,不停地向长辈们说着新年祝福语,最终,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许多压岁钱,这使我像快乐的鸟儿一样兴奋。
过年时我最喜欢的还是吃年夜饭!只见厨师妈妈在厨房里忙来忙去,从厨房里飘出来的香气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同时,长年见不到的亲戚们也从远方赶回,大家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吃年夜饭啦!大家围着桌子高兴地又唱又笑,红红火火的景象不仅照亮了道路,也照亮了大家那颗疲惫的心。
拜年也同样有意思,只见大家穿着新衣服,拿着各种礼物串门。小孩子们更是无比兴奋,他们笑着,跳着,为得只是在亲戚那儿讨到一个自己心心念念的红包。
或许过年对大人来说只是一个节日而已,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年中最喜庆、欢快的一天,更是一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刻!
点评:这篇作文生动地描绘了寒假中过年的场景,展现了小作者对过年的独特感受和喜爱。文章语言流畅,描写细腻,通过描绘贴春联、包饺子、收压岁钱、吃年夜饭等具体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家庭的温馨。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过年这个特殊时刻的珍惜和感慨,体现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的佳作。
指导老师:丁金娇
过大年
武进区采菱小学五(8)班 屠峻熙
春节,又称过年。每当这时,外出的游子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也驾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了,周围全是烟花的爆炸声,照亮了整个村庄。
第二天,我刚起床,就发现院子里被扫得干干净净。这时,爸爸跟我说去赶集,我爽快地答应了,毕竟,镇上可以买到不少的好东西呢!
来到镇上,可真是好不热闹,人山人海,全是卖东西的叫卖声,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仔细听,还有小孩的撒娇声呢!
接着,就是准备过年的必需品——饺子。包饺子这活可是名副其实的让人抓狂。对于那些暴燥的人来说,没过两分钟就走人了,因为它的馅料可是很讲究的。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不然就会成为破了肚皮的"大胖子"或只有皮的"瘦铁丝"。就算你侥幸通过这关,看它那咧开的小嘴,你可就要注意了,只要有一个小口子上锅时就会直接烂开,可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吃下自己包的饺子,心里比吃了一块蜜还要甜。
新年新气象,再创新辉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龙年行龙运,你好,2024新的自己。
点评:这篇作文生动地描绘了春节回乡的情景,以及家乡的热闹氛围和过年习俗。小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实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春节的温馨和喜悦。同时,文章还通过包饺子这一细节,展现了作者的成长和收获,让读者在欢笑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最后,作者以新年祝福结尾,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篇文章语言流畅,结构清晰,情感真挚,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
指导老师:丁金娇
青果巷里寻年味
武进区采菱小学五(8)班 董可馨
寒假,就像一部部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展开。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妈妈带我去青果巷。
进入正门,只见一排排红灯笼整整齐齐地挂在头上方。青果巷虽然窄,但是人山人海,人群密密麻麻。这不,几个小孩跟着大人正吆喝着义卖,好不热闹!
继续往里走,只见许多人围着,一会儿有人说:“给我来一份。”接着又有人说:“这手艺真好!”“几块钱?”“吹!吹!吹!哎,对!好!”------每个人谁也不让谁,争先恐后地来掏钱,生怕不给吹。我也去凑热闹,原来是一个老爷爷正在吹糖人儿!老爷爷忙得满头大汗,一会儿要吹这个,一会儿要吹那个,还要说价钱。我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只见老人拿起一根棒子,沾上一点儿麦芽糖,再用两只手取出一大块麦芽糖,就像捏橡皮泥一样,用两只手把“泥”揉来揉去,搓成一个圆,放在棍子上,又取出一条管子,让顾客吹。老人顺势用两只手熟练地捏出五官,有捏出造型。不一会儿,一条龙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手艺真是绝了!
我又去前面看了一些以前的家具,椅子呀、桌子呀、门呀------应有尽有,各种各样,看得我眼睛都不够用,真是太多了!
时间就像在跟我赛跑,一会儿就要回家,再回头看那窄窄的巷子,我不禁又想起那密密麻麻的人群、那吆喝声、那吹糖人儿的老人、那各式各样的家具,让我禁不住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点评:这篇作文生动地描绘了小作者在寒假期间游览青果巷的经历,展现了青果巷的热闹氛围和独特魅力。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青果巷的现场,感受到了那里的独特韵味。同时,作者对吹糖人儿老人的精湛技艺和各式各样的老式家具进行了深入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整篇作文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指导老师:丁金娇
【活动二:迎春纳福——体验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