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自选课程>>诗情画意>>课程评价>>《诗情画意》课程总结(2023.9-2024.1)
 
《诗情画意》课程总结(2023.9-2024.1)
发布时间:2024-01-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崔沥云

《诗情画意》自课程总结

从古至今,古人便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自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新颖的绘画方式,把古诗和绘画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诗词和美术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本学期我开设了《诗情画意》自课程。

在我班开展古诗配画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对古诗理解浅显、造型表现能力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同学不知如何更好地表现画面。二是学生随着课程的开展,对古诗配画的绘画兴趣逐渐下降。
如何更好的开展古诗配画课程,转变这些现象,形成特色?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改进:

一、营造氛围,不断熏陶

针对学生对古诗理解浅显,又不知如何去绘画表现。究其原因,对诗中景象缺少体验,也没有留心观察这些景物。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古典音乐等方式,把古诗中的意境进行再现,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不仅能更好的让学生领略古诗的含义,也能根据所展示的画面,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通过长时间的熏陶,能逐渐提高低年级学生古诗配画的绘画水平。

二、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我班在古诗配画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采用的绘画形式是彩画法,通过彩笔、彩铅的方式进行。长时间单一的绘画方式,降低了学生对古诗配画的学习兴趣,所以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

我认为可以通过手工、国画、剪纸等多种绘画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以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古诗配画,不仅可以强化空间概念,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超轻黏土、粘贴画等方式;国画可以通过毛笔和多种形状的宣纸,感受古人书画创作的意境;剪纸通过剪刀、纸张的配合,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三、开展活动,激励参与

一是开展主题性绘画比赛,如“春”、“夏”、“秋”、“冬”;二是选择一首诗,通过多种绘画的方式将诗里面描绘的场景表达出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呈现出的作品也会是风格迥异的;三是自由题材,学生自由发挥,寻找自己喜爱的诗词歌赋,细品字里行间的诗情画意,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脑海中的画面表现出来。

我相信,通过在古诗配画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古诗配画变得更有“趣”,才能让课堂不无聊,学生广参与,逐渐形成我班的特色课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