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自选课程>>如果文物会说话>>课程介绍>>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
发布时间:2024-11-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兰

一、课程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2.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增强文化自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一)课程导入(第1 - 2周)

  • 介绍课程主题

    • 向学生介绍“如果文物会说话”这一概念,解释通过文物的视角来了解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例如可以引用《如果文物会说话》这本书中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文物故事的方式进行阐述。2

    • 播放一些有关文物介绍的趣味视频,如文物表情包的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文物的趣味性,引出文物背后丰富的内涵。

  • 初步认识文物

    • 展示一些常见的文物图片,如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等,简单介绍它们的外观和大概所属年代。

(二)文物类型与特点学习(第3 - 6周)

  • 青铜器专题

    • 深入讲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从夏商周时期的鼎盛到后世的演变。结合实物图片或者博物馆参观(如果条件允许),讲解青铜器上的纹饰(如饕餮纹、云雷纹等)及其象征意义。

    • 让学生分组讨论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如祭祀、礼仪等方面的重要性。

  • 陶瓷器专题

    • 介绍陶瓷器的不同种类,如青花瓷、唐三彩等。讲解制作工艺,包括原料选取、烧制温度等对陶瓷品质和外观的影响。

    • 安排学生创作简单的陶瓷器绘画,表达自己对陶瓷文化的理解。

  • 书画专题

    • 讲述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介绍一些著名书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书画作品中的笔墨技巧、构图和意境。

    • 组织学生进行书法临摹或者绘画创作,体验书画艺术的魅力。

(三)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第7 - 10周)

  • 历史故事讲述

    • 以特定文物为切入点,讲述背后的历史故事。例如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讲述秦朝的军事制度、统一历程等。可以参考博物馆展览中的相关历史资料介绍。

    • 让学生选择一件文物,自己查找资料,撰写并讲述该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 文化内涵挖掘

    • 分析文物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如等级制度、宗教信仰等。以古代玉器为例,探讨玉器所蕴含的吉祥寓意和古人的玉文化观念。

    • 组织小组辩论,针对某一文物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进行辩论。

(四)让文物“说话”创作(第11 - 14周)

  • 创意写作

    • 要求学生选择一件文物,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撰写一篇文物的自述文章。参考《如果文物会说话》书中文物自我介绍的方式,描述自己的出土地点、艺术特征以及历史价值等。2

    • 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和交流。

  • 文物表演

    • 让学生分组,选择文物制作简易道具,编排一个文物“说话”的小短剧。通过表演展现文物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