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伙伴林“灵动课堂”范式落地教学,落实课题:“知行合一 德法同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实践活动的创新研究”,采菱小学道德与法治备课组开展第十周教研活动。
首先,周颖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读本《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通过播放中国女排夺冠的视频,引出了本课的主题——中国精神。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被女排队员们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所深深打动。随后,周师引导学生们思考个人、社会、国家分别需要怎样的精神,并鼓励他们同桌交流、分享想法。在明确了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教师又通过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四个板块,引导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心有榜样环节,教师通过播放一组视频,让学生们看到了许多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
第二节课是乔乔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德法课《我们小点儿声》。乔老师首先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和进行课前游戏,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吵闹声,并讨论这些吵闹声对他人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接下来,进入本课的重点环节——怎样小点儿声。乔老师通过动作示范、音量等级表介绍以及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们掌握了在不同场合下调节音量的方法。特别是在情境模拟环节,学生们分组扮演图书馆中的不同角色,通过实际表演来练习控制音量和文明交流。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还让他们在模拟情境中深刻体会到了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两节课后,武进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继伟校长现场倾囊相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点评与指导。王校长对周颖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老师的精神要更加饱满,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共情;对于乔乔老师的二年级德法课,王校长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帮助梳理了教学环节与活动版块,让教学逻辑更加清晰,活动更加落地。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采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与教师的努力下,采菱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撰稿:贺如玉 摄影:贺如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