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别让你善意的唠叨,害了孩子
 
别让你善意的唠叨,害了孩子
发布时间:2017-10-31   点击:1601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静

说起父母的爱,有无数个美好的词可以形容,可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父母自以为是“爱”的行为或是语言,却会伤害到孩子,或是会起到与教育相反的行为,比如:唠叨。记得在《孩子最反感父母的六大行为的排行榜》中,唠叨竟然位居第一。

       说起唠叨,可能会引起无数大孩子小孩子的共鸣,这实际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杀手。朋友也时常向我抱怨,说她或许毕业后就该和我一起到外地来而不是选择留在父母的身边,因为父母的时时、事事的唠叨,让她觉得压力十分大,本来和男朋友谈恋爱感情正酣,也因为父母的不断“教授经验“和催婚,反而变得好像没有那么多的兴趣了,直接影响到感情了。听到这里,我在替她忿不平的同时,也感觉到有些无奈和庆幸,无奈的是向我抱怨父母唠叨的朋友不止她一个,庆幸的是还好我的父母在”唠叨“上面执念并不深。

       可能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教育并且也知道父母的唠叨是他们对我们的爱,可是,若是良话只一遍或是只要孩子表明听进去了就足矣,如果总是重复的苦口婆心的说教,在孩子看来,这不仅不是一种爱,而且还是一种伤害。

       有关心理学调查表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大脑负面情绪区域的活动有所增加,大脑负责情绪控制以及理解他人想法的区域活动则有所减弱,在父母无休止的唠叨面前,青少年大脑中与负面情绪相关的区域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因此,父母以为的“爱“的唠叨,实则在孩子这里起到了与教育截然相反的作用。

       家长一唠叨,孩子态度好些的往往是勉强屈从,更多的则是阳奉阴违、听而不闻。由于家长的唠叨往往是在担心、批评、提醒和不信任等情感下滋生出来的,而青少年时期恰恰是自以为自己已经长大的叛逆期。这样,唠叨就会引起孩子的“腻烦“心理,造成父母与孩子无法好好交流的局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