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小金牌,大作用
 
小金牌,大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德芳

金牌大作用

采菱小学  周德芳

周五上午的第一节课数学课,那是我觉得略显创意的一节课。在这一节课中,我尝试了“免做”,从中感受到了“免做”的无穷威力,孩子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其实,每个学生,哪怕是成绩再差的学生内心都是非常热爱学习的,而且都能自主学习。

记得那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是《按比例分配》。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说圆满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上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上星期,我校三、五年级学生去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校为我们三、五年级准备了300分食品,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每个年级可以分多少份?题目出示后,我神秘地探着脑袋对孩子们说:谁一下子找到了解决这道题的思路,他就会拿到一张“免做”金牌,凭借这张免做金牌可以免做今晚家作哦。听到这里,孩子们的手“唰”的都举出来了。张某说:把300份平均分给两个年级,每个年级可以分得3002=150份,听完这位同学的发言后,这时李某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两个年级的人数又不一定是一样的,假如五年级120人,六年级180人那可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更多的同学蜂拥着回答:这一定要根据人数的多少才更加合理。我紧接着问:同意按人数分的同学站起来,一下子站了12个同学,剩下的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在动摇不定,然后我宣布:这12位同学就是今天这节课的“免做”金牌获得者,大家鼓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没拿到“免做”金牌的同学像泄了气的皮球,有的同学表现得比较懒散:有的趴着,有的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住了。总之,是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样子。这时我说:别急,后面还有机会获得“免做”金牌的,只要你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免做”金牌就会源源不断来到你的手里。 “吴某,请你来讲给我们听听,这个题目究竟该怎么解答?。”吴某是我们班中上等的学生,如果她不能解答,后面的同学还有机会获得“免做”金牌,没想到她居然就解决了,而且方法很巧妙,我连忙走过去跟她友好地握手,并送上了一张“免做”金牌(那其实就是一张印有“免做”二字的卡片),我的这一举动既表扬了吴某,又激励并提醒那些已经走神的学生。不知不觉中,下课的钟声敲响了,我正式宣布:今天拿到免做金牌的的同学数学家作全部免做,其余同学完成练习册43页,下课——。只听得教室里好一阵欢呼雀跃,有一位女生连忙走过来告诉我:老师,我本来也应该拿到的,就是因为当时犹豫了一下没举手,我笑眯眯地对她说,下次还有机会的。显然学生的思维被“免做”金牌激活了。事实证明,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免做”就像一个强大的催化剂,给学生们注入了无穷的魅力。

其实我的免做金牌还有很多作用:如果孩子不想免做家作,那可以把它收藏起来,待到考试的时候可以加分,每10张免做金牌可以加1分。后来我发现好多同学,我就是让他们免做家作,他们都不干了,总想着聚在那里待到期末考试给加分用呢;如果是因为作业本忘带了,或者作业少写了,课堂上做小动作呀等等,都可以拿一张免做金牌来减免他们的这一次过错。这时有学生连忙站起来问:老师,那获得免做金牌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呢?有,例如考试考到满分可以一下子获得5张免做金牌。这下可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真是满怀激情,士气高涨呀。表扬的形式有很多很多,于永正老师翘起的大拇指激起了学生的趣,挑起了学生的争。我尝试了 “免做”这一奖励,发现它也有着非同寻常的魔力,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竞争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一线教师永远值得追求的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