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采小新闻>>采小五语备课组第四周教研活动
 
采小五语备课组第四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崔沥云

3月7日下午,五(5)班教室中,一堂以《汉字真有趣》为主题的跨学科研讨课现场呈现。崔沥云老师化身“汉字解码员”,通过甲骨文探秘、创意设计等环节,将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美术实践深度融合,探索新课标下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

课堂伊始,崔老师以甲骨文创设情境:“这些‘神秘符号’是古人写给我们的信,谁能破译?”学生们争相举手,从“日”“月”的象形特征中感悟汉字起源。随后,崔老师借助时间轴动画演示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在“会意字探秘”环节,学生分组拆解“休”“采”“明”等字,化身“汉字侦探”。“‘休’是人靠树休息,古人真会观察生活!”学生王若曦的发现引发共鸣。崔老师顺势抛出问题:“为何汉字演变后仍保留形义结合的特点?”学生通过小组研讨得出结论:“为了传承文化智慧!”

最热烈的环节当属“汉字创意工坊”。学生以图形替代笔画,赋予汉字新生命:雨滴形的“雨”、鱼尾纹的“鱼”、竹叶环绕的“竹”……崔老师穿梭指导,鼓励学生“用设计讲故事”。学生展示作品时说道:“我的‘梦’字用星空和月亮,因为梦是夜晚的想象!”

课后研讨中,备课组围绕“跨学科文化教学”展开热议。大家认为汉字教学需避免机械记忆,要在趣味探究中自然渗透文化认同。崔沥云老师也分享设计理念:通过‘猜、拆、创、展’四步,让学生从观察者变为文化传承者。

本次教研活动以“情境浸润·思维进阶·创意表达”为主线,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将继续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的主场

(撰稿:崔沥云;摄影:勇璐琰)

d2dd35583ecb0819296d0b00d0e4099.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