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自选课程>>装置艺术>>课程介绍>>《装置艺术美术社团》课程设计方案
 
《装置艺术美术社团》课程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荆淑琪

装置艺术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装置艺术

开发教师

荆淑琪 

适用年级

2-5年级

总课时

48

课程类型

活动课程

 

课程目标

 

1. 理解装置艺术的定义与创作逻辑(空间干预、现成品运用、观众互动)。  

2. 掌握基础材料语言与简单结构搭建技巧。  

3. 完成1-2件小组合作装置作品,策划小型展览。

 

 

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

主要内容及要求

序号

专题

1

给树爷爷画像

学会技能方法

2

星月夜

学会技能方法

3

瓦猫

学会技能方法

4

文物里的春色

学会技能方法

 

课程实施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参与课程人数不宜过多,大约18名左右。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三次, 活动制度化。

参加工作坊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本次工作坊学习的内容主要从绘画材料方面着手,以体验各种绘画形式乐趣为主。

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1)重点辅导学生欣赏方面的学习;

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技能、绘画材质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

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

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组织观摩活动。

我们设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

(四)、参加画画比赛。

    参加教育局下发的各项书画比赛。

课程评价

一、活动中多给孩子自我评价的机会

美术作品反映的是孩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孩子自己才最了解他的作品,故评价活动应以孩子自身为主体。

因此面对孩子们的作品,我们不要简单地下结论,而是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让他讲一讲画中的内容和故事。

二、活动中加强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孩子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沟通情感,更能读懂其美术作品的内涵。因此,在儿童绘画评价中可以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其他孩子共同评价,让同伴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让孩子相互评价,用孩子的眼光欣赏孩子的作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