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围绕“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活动中,贺老师执教了《文言文二则》中的《铁杵成针》一课,为组内教师呈现了一堂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示范课。课后,备课组进行了深入评课与交流。
贺老师以“成长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的世界。首先,以回顾《囊萤夜读》的故事引入新课,通过提问“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自然过渡到《铁杵成针》的学习。课堂上,贺老师通过自由读、示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节奏,尤其关注多音字“还”的辨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声韵之美。在理解文意环节,贺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组词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主探究,并通过同桌合作翻译、全班交流补充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贺老师还设计了“讲故事”和“演一演”活动,让学生化身李白和老婆婆,通过想象对话、添加细节、角色扮演,深入体会“持之以恒”的精神,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课堂尾声,贺老师通过视频展示李白的生平成就,并引用杜甫、韩愈等名家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将“铁杵成针”的精神与学生的成长联系起来,寄语学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课后,备课组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评课,认为有以下亮点:一、目标明确,层次清晰;二、以生为本,方法多样;三、文化浸润,立德树人。老师们也提出:在理解“之”等虚词时,可结合更多例句对比,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常见用法。拓展环节可适当精简,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背诵积累,强化文言文的语言输入。
本次教研活动为组内教师提供了文言文教学的优秀范例。贺老师的课堂既扎实又有趣,展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备课组一致认为,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文”“言”并重,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演中学,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