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9日,采菱小学音乐组教师前往星辰实验学校,参与了主题为“班级合唱赋能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探究”的音乐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三位优秀音乐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并邀请沈莉老师现场点评指导。
首先,吴如美老师以古诗《村居》为切入点,通过朗诵、律动和旋律创编,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课堂中,学生用打击乐器模拟“草长莺飞”的意境,将文学与音乐巧妙融合,展现了音乐学科跨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
第二节课为秦子绚老师执教的《癞蛤蟆和小青蛙》。本节课以角色扮演为主线,学生通过模仿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叫声、节奏,学习音高与节奏的变化。教师设计了“森林音乐会”情境,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二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对比,课堂氛围活泼生动,充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第二节课为朱小琳老师执教的《西风的话》。朱老师以秋天为主题,通过聆听、合唱、手势舞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蕴含的四季变迁与生命哲理。课堂注重声部和谐训练,学生用轻柔连贯的歌声演绎出“西风”的温情,展现了高年级音乐课堂的深度与美感。
活动结束后,沈莉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指导建议:
1. 肯定亮点:
三节课均立足新课标,注重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培养;
教学方法多样,情境创设贴合学生兴趣,体现了音乐课堂的“情感性”与“实践性”。
2. 优化建议:
可进一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如《西风的话》的创作背景);
在低年级课堂中需关注音乐要素的梯度渗透(如节奏训练的层次性);
提倡“以评促学”,将过程性评价融入课堂环节。
沈老师总结道:“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对美的感知。教师应成为‘美的使者’,让每一节课既有专业的深度,又有生命的温度。”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与专家引领,为音乐教师提供了交流共进的平台。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课堂教学,让音乐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桥梁。
(采菱小学供稿,撰稿:邹锦程,摄影:王娇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