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采小新闻>>革命文化课文教学探究与实践沙龙
 
革命文化课文教学探究与实践沙龙
发布时间:2025-09-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颖

为落实灵动课堂建设要求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六语备课组于 9 月 12 日开展 “高年级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探究和实践” 主题沙龙活动,聚焦如何让革命文化教学兼具思想深度与课堂活力。

杨娟老师首先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进行说课,她紧扣灵动课堂 “以生为本” 的核心,先深入剖析课文在革命文化题材中的标杆地位,强调其对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厚植民族自豪感的独特价值;再结合高段学生认知规律与情感特点分析学情,避免教学 “一刀切”;随后设定分层教学目标,既要求学生掌握课文叙事脉络、体会人物描写手法等知识技能,更注重通过情感浸润,让学生共情五壮士的英勇无畏。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她充分体现灵动课堂的互动性 —— 以 “战火中的抉择” 为题巧妙导入,唤醒学生兴趣;课堂中融入角色扮演,让学生化身 “战地通讯员” 复述事迹,再通过小组讨论 “五壮士为何选择跳崖”,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精神内核等层面深度解读,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

评课环节,老师们围绕 “灵动课堂落地” 展开热议:有老师称赞情境创设让革命精神不再抽象,学生能主动代入情感;也有老师肯定问题设计的梯度性,从基础理解到深度思辨,逐步激发学生思维活力;还有老师指出,教学中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并非生硬说教,而是通过学生参与式活动自然渗透,契合灵动课堂的育人理念。

周颖老师的微讲座则从课程统整角度为灵动课堂赋能,她分析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衔接价值,提出 “横向关联主题、纵向贯穿历史” 的统整策略 —— 例如以 “革命先辈的信仰” 为主题,串联《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课文,或以时间为轴,整合不同革命时期的典型事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革命文化认知,为设计更具连贯性、互动性的灵动课堂提供思路。

此次活动不仅为高段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指明方向,更让 “灵动课堂” 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推动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思辨能力的新时代学子筑牢教学根基。

(采菱小学供稿 撰稿:周颖 摄影:周颖)


 

微信图片_20250915113940_53.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