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全面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9月15日中午,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一场以“当三尺讲台遇见智能体”为主题的全校性专题培训活动。
培训伊始,张佳丽老师以“智能体元年”的宏观背景引入,指出智能体已成为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她摒弃深奥的理论,用“会思考的虚拟助手”、“高度自主”、“强互动”等通俗易懂的关键词,清晰阐述了智能体作为“行动者”与传统大模型“对话者”的本质区别,强调其“能做”的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带来了全新可能。
为了让全体老师获得直观感受,培训聚焦教学真实场景,展示了针对语、数、英三大核心学科的智能体创新应用案例。英语组的“口语练习智能体”不仅能进行情景对话,更能实时、耐心地纠正语法与发音错误;语文组的“习作辅助批改智能体”突破了传统批改工具的局限,提供针对性评语、改进建议,并实现了“一人一档”成长记录,甚至拓展至跨学科创作;数学组的“拍照答疑智能体”则展现了从单纯解题到归因分析、错题收集乃至智能推送同类巩固练习的进化历程。这些由教师自主搭建的智能体,精准解决了教学中的痛点,让全场老师深感共鸣。
张老师强调,智能体创建并非技术专家的专利,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扣子(Coze)”等平台快速搭建专属教学助手,鼓励大家“先试后探、先做后改”。现场学习气氛热烈,全体教师全程投入,展现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术普及,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激发创新的动员会。它标志着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个别应用”走向“全员探索”的新阶段。学校将继续支持全体教师在这一前沿领域大胆实践,共同推动课堂教学的智能化转型,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赋能助力。会后各备课组结合本次培训,在本周教研活动中开展智能体应用研讨,鼓励教师们分享使用心得与经验,相互学习借鉴,以便更高效地将智能体融入日常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采菱小学供稿 撰稿:张佳丽 摄影:吴鸣凤 审核:吴鸣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