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作指南>>计划总结>>“月圆映山河,家国共欢庆”国庆中秋双节主题活动方案
 
“月圆映山河,家国共欢庆”国庆中秋双节主题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飞

“双节同庆”为载体,构建“历史记忆—文化传承—时代担当”三维教育体系:通过国庆76周年的辉煌成就与抗战胜利80周年的精神传承,厚植家国情怀;借力中秋团圆文化,创新传统节俗的现代表达;以“做、画、唱、写、研”五维实践为路径,培育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的“时代小先生”,实现“小家团圆”与“大国欢庆”的有机统一。

一、活动时间:

2025年9月25日—10月6日

二、活动安排:

(一)主题升旗仪式(9.29)

负责中队:六(2)

负责人: 乔乔

活动主题:家国共此时,文明伴我行

(二)主题班会(9.28-9.30)

负责人:各班主任

班会主题:

(低年级)如何过好国庆假期——我的假期能量充电站

(中年级)国庆假期:会安排,更开心

(高年级)我的假期充电计划——规划成长•收心

活动要求:开展过程记录在班队手册,每班上交1张照片上传收图助手(班

主任群)

(三)小先生“双节”实践活动(9.25-10.6)

负责人:各级部主任、班主任

【一二年级】主题:童手绘双节,家国共团圆

活动目标:通过亲子互动和艺术创作,初步建立对中秋节和国庆节的直观感知,感受家庭团圆与国家庆典的喜悦。

1. 亲子活动:甜饼碰国旗·咔嚓一家亲

   活动方式:与家人一起,手持自制或准备好的小国旗和月饼,拍摄一张创意“团圆照”。背景可以是夜晚的月亮、家中的团圆饭、或者孩子绘制的“家·国”主题画。

  成果展示:班级可制作“全家福”照片墙,各班10.6前提交电子照片2-3张。

2.实践活动:小小月饼盒·装满大中国

活动方式:收集废弃月饼盒,装上轻黏土制作的月饼,月饼上或者月饼盒里可以加上爱国元素:国旗、长城、天安门、和平鸽等。

  成果展示:作品可在教室里集中展示,各班10.6前提交2-3张作品图。

 

【三四年级】主题:诗情颂华诞,童梦寄中秋

活动目标:深化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通过诗词、音乐和梦想规划,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1.亲子活动:飞花吟秋月·家国共情长

活动方式:亲子携手走进自然或文化景点,在欣赏祖国壮丽风光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共同探寻与景点相关的中秋、家国诗词。

成果展示:亲子共同挑选最喜爱的照片,发挥创意为照片配上契合的诗词。各班10.6前上交2-3张照片P图。

2.实践活动:时光藏心愿·童筑家国梦

活动方式:制作一张“我的2035”心愿卡。思考:到2035年,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我自己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将个人梦想与家国梦想结合,写下或画下心愿。

   成果展示:班级内可布置心愿墙,同时各班上交5张心愿卡到学生中心,将张贴在学校梦想墙上。(此项9.30前完成)

 

【五六年级】主题:走读探变迁,创新承文脉

活动目标: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深刻理解节日的时代意义。

1.亲子活动:节庆共度·文化润心

活动方式:(1)制作传统美食或品尝月饼等,感受节日饮食文化;(2)发挥创意进行歌词创作,用文字传递节日的温暖与美好。(3)节日环境布置,增强节日仪式感。

成果展示:活动过程可以拍摄照片,并以剪贴画形式制作成手账记录(A4纸),各班10.6前上交2-3张手账记录照片。

2.实践活动:知行走读·寻根问道

活动方式:各班组建研究小组,任选一方向开展探究(红色基因、传统文化、奋斗精神)

具体流程:

1)组建团队:学生自由组队,成立“小先生寻根团”研究小组,每组5-8人,并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2)确定主题:各小组围绕研究方向,结合当地资源(可以借鉴《城南读本》),确定具体的探究主题,如“红色故事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传统节日习俗的变迁研究”、“乡村振兴中的奋斗故事”等。

3)制定计划:小组共同制定详细的探究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地点选择、调查方法(如实地走访、查阅资料、采访相关人员等)、预期成果等。

4)开展探究:可以家委会协同组织开展,班主任做好前期的协调工作。

5)总结整理:探究结束后,小组成员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学生中心统一下发)。

成果展示:各班10.6前上交活动过程拼图1张,纸质研究报告和照片、视频等开学后上交,可以参加班本课程研学展(线上微文展示),月考核中加分。

 

备注:

各班参与情况记录在10月考核。

照片收集:王飞    活动报道:崔沥云(制作研学记录表)    微文制作:王飞

 

学生中心

2025.9.2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