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小学数学“空间与代数”领域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情境化教学设计与跨理论融合能力,采小中数备课组于9月24日开展以“创新课堂形态,赋能素养生长”为主题的备课组活动。
首先由赵悦婷老师执教《寻找“神秘积木”》,以“乐乐求助找积木”为情境主线,将观察物体知识转化为“侦探破案”任务。课堂上,赵老师借助GGB动态工具直观演示“正方体增减后视图不变”的原理,通过“辨视图—画视图—摆物体—想物体”四阶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三视图确定物体唯一形状”的规律,充分融合AI教学与伙伴共生理论,让抽象的空间知识变得具象可感。 
随后,闵洁老师带来《商不变的规律》一课。她以“猴王分桃”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填表格—提猜想—举例子—验规律”的探究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商不变规律。课堂中,闵老师巧妙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举例验证中完善规律(补充“0除外”条件),并借助AI工具拓展“小数、分数是否符合规律”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随后,备课组进入研讨磨课环节。老师们围绕两节课的“情境设计”“工具运用”“学生参与度”展开热烈讨论。针对《寻找“神秘积木”》,大家建议优化小组摆体活动的分工细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操作与表达;针对《商不变的规律》,提出可增加“有余数除法是否符合规律”的拓展讨论,延伸课堂探究深度。同时,老师们聚焦“跨理论融合”展开交流:一致认为赵老师将AI工具与伙伴共生结合,有效突破空间想象难点;闵老师通过“猜想—验证”流程,落实了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推理能力”培养。
此次备课组活动,既是对具体课例的深度打磨,更是对数学课堂创新路径的共同探索。老师们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研讨中精进教学,为后续打造更具活力与深度的数学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采菱小学供稿 撰稿:赵悦婷 摄影:陈可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