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解决策略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解决策略
发布时间:2017-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晓冉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解决策略

摘要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优美的歌唱,能够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让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好。动听的歌声源于准确的歌唱,音高的准确、节奏的准确、表达的准确是学习歌唱的的基石,然而,在大多数音乐课堂中,学生演唱的音准已经成为挑战音乐课教学质量的严峻问考验。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歌唱教学;音准;解决策略

一、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成因分析

1、音乐教学中对音准问题不够重视

    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每节课都是重复相同的流程,如:学生听原唱再跟老师分句模唱或跟唱,最后完整演唱等,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追求整体性的演唱效果,对于较容易出错的音准、节奏亦是一笔带过,教师的耳朵不够灵敏,对学生出现的音准问题不能做出及时的纠正,面对学生音准错误时,不知道如何评价和指导。然而,有的音乐课堂花样层出不穷,课堂教学活动精彩纷呈,学生参与度极高,但学生离开了钢琴却“五音不全”,犹如“小和尚念经”,尽管经历了音乐歌唱学习,但音准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2、音准教学未能形成系统

目前音乐教学在对学生音准训练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因为学生在歌唱学习过程中没有正规、系统的训练,所以就导致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会出现喊歌、破音等音准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正常歌唱水平的发挥,还使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很难分辨高音和低音。除此之外,小学生由于没有经历变声期,气息相对承认较短,在自由式唱歌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经历过气息使用技巧的规范训练往往就会存在音准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歌唱效果质量

   二、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帮助学生形成音阶感

掌握音阶感是学生提高自身音准的前提基础,同时也是小学生学习音准期间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在音阶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由易到难,构建认知系统。将音阶知识与音准能力培养相互结合。教师可以利用节奏的变化,趣味地训练同音的音阶音程的变化,利用音阶的趣味演唱,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音程的演唱,培养良好的听觉。例如可以设计“听声音摘果子”的游戏学生音阶感进行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吧七个音阶相对应的换成七种不同种类的水果,之后教师弹奏钢琴,并规定同学们学生在听到尾声的时候摘下相对应的水果。例如如果弹奏的尾音是“do”的话,那么学生就需要摘下与之对应的水果这样学生可以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再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彩虹颜色相对应的设计出七个音阶。这样,在让学生进行歌声聆听的过程中,便就能够将音阶借助特定的颜色表示出来,促进学生的感官体验。

2、设计有趣的游戏
    音准概念的建立,有赖于大量的练习才能得意强化。大鹏的“孟氏刻槽理论”指出,我们头脑中要有一个音准的木头棍,每个音排列在不同的位置上,比如在sol的位置上,本来是平的,每次反复唱这个音,就会凿下去一点,唱十几遍、几十遍,有一次高了或低了,有一次准了再凿下去一点,唱了很多遍以后,围绕着正确的sol的这个位置就形成了一个凹槽,以此反复,自然而然在头脑中对每一个音都有了准确的音高概念。为了不让学生练习过程中觉得枯燥无谓,老师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自己的音准能力。如:柯达伊手号练习时,可以设计成接龙游戏:第一遍让学生边做手号边唱音阶“1 2 3 4 5 6 7,7 6 5 4 3 2 1”第二遍让学生每逢“3”时只打响指不唱出声音,即唱成“1 2 0 4 5 6 7,7 6 5 4 0 2 1”,第三遍可以选择两个音不唱出声,第四遍选择三个,以此类推。对于那些对音准比较“固执”的孩子,这里的“固执”指的是,他的音高永远比老师的范唱要低,而且只持续在某个音上不变,好像永远也唱不上去,我们不妨可以选择一些巧妙的方法,让他在自己的音高上应往上滑,就像京剧中的唱腔一样,滑到和老师同样高的音准,这种上滑腔,能让学生找到自己音高和正确音高的距离感,并找准音高位置。

    3、坚持长期且高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小学生音准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目标的,因此在平日的教学生活中,音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定期渗透训练,以此巩固学生对音准的理解和掌握。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在歌唱过程中乐句表达要有流畅感,歌唱过程中,乐句表达是否具有流畅感是声音表达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不论是朗诵还是集体演唱,流畅感能够让人感觉到顺畅和自然,让听众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创作歌曲的技法之中提到了有一部分音乐作品的乐句之间存在着一种起承转合的联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提示,这样久而久之没在不断的训练之中,同学们就会了解乐句发展的逐渐递进和层次感。

三、小结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充实和丰富自己,大胆创新,根据音乐教材的内容出发,及时解决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为音乐有效教学的不断发展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J];音乐天地;2016年11期 

[2]蔡玉娥;浅论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解决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6年09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