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花开有声处处春 德育无痕时时润
 
花开有声处处春 德育无痕时时润
发布时间:2017-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萍

花开有声处处春?德育无痕时时润

谢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摘要: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奉献,爱更是一种能力,只有把爱的种子撒向学生的心田,才能收获一颗颗美好的心灵,我们的学生也会带着颗颗爱心走向社会,把爱洒向人间。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用爱心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纠正学生的过错行为,让学生懂得感恩,取得进步,彰显教育的无痕魅力。

    关键词:无痕教育 爱心 真诚 鼓励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迁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教育方式。其魅力在于“无痕”,这样的教育是在“春风化雨”中自然完成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当教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无痕教育胜在悄无声息。所以,实施无痕教育还需班主任在长期的工作中要运用好各种富有声色、多姿多彩的形式。在生动活泼的形式载体中渗透着对班级风貌、学生品德行为的班级教育,让教育真正发挥出不留迹象、却又效果显著的作用。

    一、班会课是德育常规教育的主要阵地

    (一)我们知道,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在工作中,我会把每周的主题班会作为学校每周工作安排的“头条”。每月有主题,每周有内容。这些班会,有抓常规教育的,有讲安全方面的,有发掘家长资源授课的,也有主管领导讲话的。我们的班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周的班会,我们要求有教案、有课件、有摄影、有报道。这样的班会已经成为常规,有效实现德育教育。

    (二)少先队活动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能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艺与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管理中本着“有主题,有落实,有效果”的原则,结合每月主题及各大节日有序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就在这如许润物无声的活动之中,我们西南中心小学的学子懂礼仪、重安全、守纪律、爱学习、会感恩、能担责。

    二、营造班级文化,用潜移默化的熏陶来引导学生品德行为

    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修养的影响熏陶是显著的,也是持久的。设计班级文化墙,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班级文化理念氛围之中,随时随地接受班级文化思维的引领。所以教师可努力做到让班级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会说话的墙壁递给学生正面的信息,让学生自己从班级文化内涵中理解并接受正确的思維观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而不是通过班主任老师的说教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用拍照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生的文化体育活动及成绩给记录下来,或者可以让学生们不断回味自己的努力及别人的进取,进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从此笔者手机相机不离手,随时拍下学生的活动及成绩。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照片上墙了,吸引了学生的驻足, 他们回味着同学的努力及汗水,谈论着同学光荣的成绩,话语中是钦佩是羡慕。看着别人的荣耀就会激励自我进步,渐渐地,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竞赛的同学多了起来, 他们努力为班集体、为自己争取荣耀, 越来越多的学生荣登了班级的照片墙。光荣榜照片墙成了无声的勉励,鞭策着更多的学生努力奋进。

    三、创造个性课堂——至趣课堂

一切教育的改革都要建立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点。“个性课堂”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的,能充分体现个人能力、追求、特长的一种课堂教学品质。它以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从事具体的工作为立足点,以在课堂中创造最好效益为目标,最终达到有效、高效甚至优质的效果,形成个人独具特色的课堂。学校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把具有共同研究内容、方向的项目实验教师缔结成组,以同质组为单位开展项目行动实验活动,通过借助集体备课、科组教研、师徒结对、同课异构等教学活动,实现以优带中,以强助弱,使全体教师,课堂达到规范要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重视家校联系,构建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送进学校的孩子都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是具有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想要真正地帮助一个学生进步,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显露出来的表面问题,而应该和家长联系起来,全面了解学生,真正找到问题学生的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换种方式一一走进学生家里,或者能实现我们借力家庭进行教育的目的。在自己家里与老师交流,能让家长更自在自信自如,因此可以更好地接受老师的观点想法,进而影响自己的孩子;家访,能让老师与家长拉拉家常,与学生谈谈心,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把鼓励、期望、要求传递给家长与孩子,能更好地达到勉励的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

    五、小结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双方,没有了受教育者,哪来教育者,又怎么去谈教育!从今往后的每一天,我都要告诫自己,热爱学生吧,尊重他们的个性,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成熟的过程!让我们用真情去浇灌祖国的花朵,静静地等待花朵的绽放,让我们的教育如春风般不留痕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