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命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每个老师以及家长所追求与期待的!我在教学中也记下了一些小故事,细细品味,里面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
(一)不可吝啬的激励和表扬
班上有个叫涛的孩子,他很聪明,每节课上总能看到他高举的手,听到他完整流利的回答,很多略带思考性的问题总是他第一个想到解决的策略。可是就是这样聪明的一个孩子,作业却总是坐得有点马虎。要么字写得不够认真,要么就是画等号没有用直尺,或者就是漏了一两道题目……为此,我也没少找他交流过,可是每次交流后的一到两天他就又故技重犯了,为此我也伤透了脑筋。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尝试换种方式。那天做课堂作业时,我就站到他的身边,他果然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写字。毕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认真去写了,就能写得很漂亮。之后找了他写的很好的作业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表扬了一番,并让其他同学也像他们学习。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他的快乐与激动!
后来的几天中,他的作业果然开始认真了起来!但我也丝毫不能松懈!有时,我会单独找来他口头表扬一下,让他继续保持下去;有时候会在他的作业本上批上激励性的评语……这样时间长了,他的就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了。
后来这样的方法也在其他的小朋友身上用过,都取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看来表扬和激励在教育中所取得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适当批改激励性的评语,学生更会欣然接受。
(二)细节处,更不容忽视
有一年,我执教三年级,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阶段的孩子,显得特别天真可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
有天上课,在黑板上板书,其中写到一个“言”字,立刻有小朋友举手,以为他要回答问题,没想到他说:“老师,那个言字写错了!”我赶紧回头看了一眼,没错呀!“老师,言字一横长,二横短!”哦,真的如此!真是细心的孩子!我赶紧在课上纠正过来,并表扬了那个孩子能关注细节,认真听课。事后我不禁感慨,小学生的模仿力强,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确实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作用。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儿童应多受鼓舞,使他们的学习心境保持喜悦。这是适应儿童年龄特点和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巧妙组织各种激励奖赏的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