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小学音乐潜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对策
 
小学音乐潜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对策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晓冉

                                  小学音乐潜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对策

随着社会大众对艺术教育认识的日益深刻,一些小学已经把音乐课做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也成为了像小学生传递艺术信息及人生观、价值观的载体。虽然这些小学的音乐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其潜性课程开发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在上文中也有所提及,因此在本节当中,笔者针对我国大部分小学音乐潜性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发与运用潜性课程 

中小学音乐教育权威专家,《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吴斌曾经指出:“音乐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由于它和艺术联系较为紧密,是情感艺术中的一种,因此存在着其特有的想象空间性。而小学生恰好处于想象力最为丰富的阶段,所以,如何将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寓于音乐课教学当中,从而培养他们认识社会的观念、面对社会的态度,进而养成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对于小学的音乐课教育而言,课堂教学潜性课程的开发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当认识到音乐本身并不是音乐教育的唯一追求目标,而是要将其做为一种提高学生人生观、情感、态度和意志力的一种媒介和方式。所以在我们上音乐课的时候应当更加多的注意到的是学生的兴趣情感行为这些潜在因素,而不是死板教条的将课程灌输给我们的学生。同时,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标是塑造一个人的完美人格,音乐教学通过以艺术美和现实美相结合做为基点,培养小学生从小亲自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有一个美好的心境,具备健康的心理。我们日常的音乐教学面临的人群一般都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还不是完全的成熟。因此做为老师,就肩负着如何塑造他们人格美的责任。当今社会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这个目标,在学生完成基础学习目标的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心智,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更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所以,对课堂教学潜性课程的开发必须从音乐老师的角度入手,做为一名音乐老师站在讲台上时,必须站在塑造学生人格的审美教育角度去认真理解音乐教学的意义,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潜性课程的开发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鼓励和指导作用,保证课堂氛围的平等与活跃,使学生能够在较为宽松欢快的环境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作用,对音乐曲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想象更加生清晰的认识音乐当中的形象。例如:学生在欣赏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中的《狮子》《大象》时,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大象在散步。”有的说:“狮子在吼叫。”有的说:“狗熊在跳舞。”等等,这种经过想象和讨论而得出的美丽画面,有利于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又例如,在欣赏《我们才不怕大灰狼》这首歌曲时,可以先带领学生看动画片,了解故事内容,再让他们欣赏歌曲,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扮演各种角色,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合作表演,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歌曲的内容,这样在合作中加强了同学们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们的创造能力。

(二)在课外艺术实践中开发与运用潜性课程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学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丰富化。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实现审美的需要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课外艺术实践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课外潜性课程开发的一种方式。它与课堂中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不同,这种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在学生中也颇受欢迎。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们安排一些合唱、合奏比赛。各种演出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锻炼胆量,敢于表演。由此可以看出,课外艺术实践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和对音乐的表现力的开发,以及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课外艺术实践做为对校外潜性课程的开发而言,也有着其特殊的意义。由于在课外艺术实践当中常常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积极性和与他人配合的能力,而这些实践在不知不觉当中正好加强了学生们的这种能力,为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人格是指一个人较为独特的思想品质,它结合了个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因素,是这些因素在一个人身上的集中体现。音乐教育在课外艺术实践当中不仅促进了学生们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学生们的全面综合发展。

结合课外艺术实践,在对潜性课程进行开发与运用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通过音乐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及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在共同的活动当中,大家可以通过自己对于音乐的感知,用语言、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并且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和音乐欣赏导入结合同于教学。

(三)对信息化潜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信息化课程是指教育学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对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开发,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与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起信息化课程的新的教学形态。而信息化课程也凭借其庞大的信息资源及其优越的性能为学生们的潜性课程开发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运用我们小学里面的一些信息教育媒体,音乐教具更加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和气氛,使得潜性课程得以再次体现。

在对信息化潜性课程的开发过程当中我们发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文化,那么如何将信息文化当中的积极要素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的选取、整合来完成这一任务,可以在学校的内部网络当中建设一个信息平台,其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也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典型案例来进行剖析,鼓励孩子们选择正确的行为处理方式,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处事态度。要将信息化潜性课程的开发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统一为一个整体,并逐渐融入学生的日常习惯当中。在小学音乐课信息化潜性课程的实施当中,教师可以将网络当中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内化到学生的价值观当中去,例如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包含人生哲理的音乐剧,在对该方面信息化课程进行学习之后安排学生们去表演,通过亲身体验去把握一些人生的道理,从而达到开发潜性课程育人的目的。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潜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是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潜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应该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意义,良好的开发与运用方法会为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很好的培养平台。潜性课程的开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逐渐变得重要起来,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带领孩子们去理解、感悟甚至创新音乐,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了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潜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对于小学音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将多样化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结合,从而使潜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越来越完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