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采菱的故事
(武进区采菱小学 杨静)
有一个问题可能会在每一位教师的脑海中闪现: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呢?或许知名度高,名师辈出,质量显著,这样的学校固然能够称之为好学校,这是多么外显的“好”。但是对于教师的内心而言,好学校绝不只是看外在,更在乎的是自己内心真实的体验,在这儿工作心情舒畅,归属感满分,认同感爆棚,工作很幸福。采小很年轻,我来到采小的日子也不长,可在这,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感受到了这一份“幸福”。
采小,我们有最大公约数!
记得习大大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这个词儿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神经,一个个画面就如电影般回放着……记得上学期采小师生在杨区小学和马杭中心小学过渡,一学期内,每一个采小人都在为学校搬迁和布置出谋划策。“成立一个学校布置群吧,咱们可以及时在群里交流!”一个小小的提议,采小教师迅速行动起来,校长们把学校布置构想发在群里,就连一块宣传板的颜色搭配、尺寸形状都几易其稿,和老师们有商有量,只为张贴起来更有美感。美术学科王飞老师经常分享班级布置图片,还为大家寻找各种布置构思,亲自带领着孩子们做着各种各样精美的手工、绘画作品,迎接搬迁。王红梅老师因为带领着一年级教师在马小过渡,为了及时反馈老师们的心声,总是整理一年级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跟大家交流……这群里的讨论从不局限于班主任,更不受限于上班时间。每一个采小人就这么真诚地,默默地付出,因为大家都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新家”布置,教师之间就是亲密无间的“家人”。家人都紧紧团结在一起,一起描绘采小未来的美好与纷呈,就是这一份团结,就像一个最大公约数,这是采小人秉承的信念——紧紧团结在一起。
采小,我们画最大同心圆!
因为团结,采小教师奉献无怨言;因为团结,采小师生蓬勃有生机;因为团结,采小家校努力共向前。一个短短的寒假,采小人忙碌而充实,大家各司其职,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班级的打扫和布置。家长们得知老师正加班加点打扫新校,都自告奋勇带上家里大大小小的劳动工具齐上阵。我清晰地记得汪同学的爸爸那灿烂的笑容,他一进校门看到我,就迫不及待和我分享:“这个新学校真是太漂亮了,好先进,孩子快毕业了,还能赶上末班车来这儿学习,太好了!”淳朴的汪爸爸话音未落,撸起袖子就干起活来。活动结束我们拍了志愿者全家福,虽然累的满头大汗,可个个都特别开心!开学第二周正好轮到我班家长志愿者服务,汪同学看到爸爸妈妈工作忙,就懂事地没给爸妈报名。当志愿者服务计划发在班级群后,汪爸爸第一时间给我来了电话:“孩子太不懂事了,没给我报名,老师你放心,我安排的过来,我要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总不好看着其他家长服务,我闲着的道理。您看看给我安排一天呗!”这不,这周汪爸爸成为“替补”上岗志愿者服务了!在采小,像汪爸爸这样的家长太多太多了,他们真实、淳厚,劳动起来毫不含糊,可能他们并没有滔滔不绝的育儿经,没有高大上的教育思想,可是,他们身上这一份“真”,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就是采小人!作为教师,我们愿意和家长拧成一股绳,努力共向前!
采小年轻,却充满着故事。采小,由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家长共同托举着她前行,我们都是采小人。这一份托举,是每一个采小人用心用情,用对学校的爱来进行托举,更是用团结的力量来托举,这种团结的力量坚不可摧。
虽然,采小还很年轻,但是在我的心里它是一所好学校,因为这里有一个团结奋进的大集体,在我的眼里,只有团结才是真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