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就接触了这群小不点们,不过都是每周匆匆见2次面,跟他们相处也仅限于上课的40分钟,天真、淳朴、童趣,他们给了我与众不同的幸福感。转眼与他们一起进入采小已两个月了,全新的环境,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又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磨合历程。
磨合一:走路养成记。
小不点们都在灵慧楼,学校最南的教学楼;美术教室在毓德楼,学校最北的教学楼,通过百子楼连廊又把我和小不点们连接在了一起。但这段路程可以说是长途跋涉,40多个一年级孩子排成长龙,手拎工具包,张牙舞爪地一路前进,对于术科老师来说简直是灾难。在一次次的整队过程中,慢慢地被我摸索到了好办法:每次我都会在百子楼的连廊处,让学生按照地面上地砖线排成两队前行,并且这一路有8个摄像头,我会对他们说:现在我们正走上舞台,请你像模特一样的一条线来走路,还要昂首挺胸哦,每到一个摄像头前一定记住要面带微笑,因为你的微笑都会被记录下来。
磨合二:课堂纪律养成记。
从来没有在专用教室上过课的小不点们,突然来到差不多有两个普通教室大的美术室上课,简直是全身舒展,多动症犯了。这桌椅也是暗藏机关,面板可以翘起来,桌椅还可以调整高度,本身挺好的设计,一到他们来使用又是一场灾难。坐着坐着突然就长高了,两脚还能晃荡起来,还不停地有摔倒声,然后就是哄堂大笑……连续折腾了好几回,终于练会了坐姿:两脚放在桌子的横杆上,两手放在桌面上。若有小朋友们多动症犯了,我会让他头顶铃鼓一分钟听课,不仅让他们的坐姿更挺拔,还能锻炼意志力。多次下来,小不点们的课堂纪律明显改善了,坐姿也更精神了。
磨合三:整理养成记。
美术课使用的工具是最多最杂的,小朋友们拎着一大包工具来上课,一到教室就会把桌肚桌面弄得乱糟糟,所以每次进教室前我会提醒他们等会需要用的工具,进教室后先拿出来摆在桌子左上角,其他的东西都放在桌肚里。每当手工课,美术教室又成垃圾场了,所以每到下课前3分钟,我会让小朋友们把所有的纸屑团成纸团,整理好自己所有的东西,从后门出教室时直接扔在垃圾桶里。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多为他们的成长作些准备,我们做不出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心地做些小事。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个的好习惯,让这些好习惯伴随着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