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优”的魅力 (陈春明)
 
“优”的魅力 (陈春明)
发布时间:2018-04-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春明

张文质老师著有《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书中有很多我们作为教师要了解的至理名言,像:聪明的人难以理解愚笨人的痛苦;星光再微弱,也有井口大的光芒;晚开的花一样美丽等。是啊!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抱着一颗好学上进的心来学习的,再差的个体也一定有其闪光之处,作为老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井口大的光芒”,扬其长,避其短。有时候,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表扬,一个真诚的微笑,或一个小小的等第优,都能让他们重拾信心,重新激发起学习的动力。

一天数学课后,我埋头批着作业,一路打钩,批到我们班丁加豪的作业时卡壳了。丁加豪可是我们班里有名的调皮鬼,是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回答问题很积极,但课后作业邋邋遢遢,他作业本上的字总是歪歪斜斜、潦潦草草。只要看到那“丁氏字体”我就能一下认出来。当时我的火腾就上来了。立即把他“请”到我的身边站着面批,他的数学补充习题一页上居然错了3道计算题,我用红笔重重地圈了出来,一脸严肃地说:“千叮咛,万嘱托,要仔细检查!你耳朵怎么就听不进?”声音不高,份量却很重。说完,我抬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想从他脸上找到悔过的表情。但他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的心不由得为之一颤。

我又重新审视他的作业:今天的作业都打了横线,等号也直直的,字的虽还有点歪歪扭扭,但每个数字写得重重的,十分清晰有力。再翻看起他前阵子的作业,发现他的作业比以前稍微整洁了,字迹也端正了些,而我居然一点没有察觉。此时我突然想起:周一我要求学生把《补充习题》上的作业都要用直尺打好横线做的,没想到,他这个皮大王倒也记住了,并也按要求做了。

原本燃烧的怒火一下子降了下来,于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上一个“优”,并摸着他的头说:“今天的作业有进步,你看,打了横线,字明显端正了,作业清爽了很多,下次争取做到全对。要继续加油哦,老师相信你。”

下午的数学课上,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这次作业许多同学都全对,我非常高兴。”边说我边举起了一叠作业本,稍作停顿,又接着说:“告诉同学们,今天老师还发现了一份最满意的作业,他是谁的呢?”不待我讲完,同学们就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到班长的身上。我再一次停顿了一下,大声宣布:“丁加豪!虽然这次作业中他还有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是他最努力,也是他最优秀的。”从同学们的眼神和小声的嘀咕中,我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我翻开作业本,把作业放在大屏上,给大家展示。“同学们,丁加豪同学的字虽然还有点歪歪扭扭,不是很端正,但他的作业都能打好横线写,每个等号都用直尺,这样的作业,今天我就要给他打“优”。让我们一起为丁加豪点赞!”我带头翘起大拇指,随即,教室里竖起一大片大拇指。此刻,我看了一眼丁加豪,这时的他,就像旗杆似的,坐得笔直,脸胀得通红,也许是激动和兴奋,也许是害羞。

此后,我对他的“优”多了起来,他的作业也在渐渐地进步着。对其他一些像他一样学习比较薄弱的孩子,这样的“优”也多了起来,孩子们的作业质量也慢慢提高了,特别是那些平时作业马虎的学生,也在为得到优而努力着。

如果按普通学生的作业要求,班里有些后进生的作业是始终达不到“优”的,他们要么错误多,要么书写没那么好。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面对一些特殊学生,我们就应该用特殊的标准来评价,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点宽容,多点赞美。帮助这些孩子慢慢走出学习的困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