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毕业班带班感受
(武进区采菱小学 杨静)
说句大实话,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连续三年执教毕业班,我的心理压力真的还是蛮大的。面对着毕业考试形势,针对着班级学生实情,应付着各级各类事务,我总在尝试着寻找、摸索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妙招。仔细梳理我是怎样带班的,我是怎样教语文的……
一、找好切入点,从常规转变巧入手
我一直觉得常规是一切教学的基础,良好的常规是学生学习的保证。身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抓好班级的班风学风。其实这一条原则,我是放在首位的。举个小例子:上课之前,我一定会要求学生“桌椅排线,周围捡净”,这看似就是一个口令,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需要每天提醒,但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习惯了,老师一进班、学生一看你的眼神,就立刻懂了。以小见大,也就是教室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只有把这些抓实抓严抓细了,才能慢慢形成好的班风学风。
二、找准出发点,在钻研教材下功夫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只有把功夫花在课前,精心、用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胸有成竹进课堂。在执教每一篇课文之前,我会分三个层次梳理: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在钻研时我也从三个方面学习:集体教案、教材分析、论文案例。(就说其中一方面,比如教材分析吧,天宁区的金东旭、新北区的薛辉,其实他们的教材分析后都有每一课教研员研读出来的重点难点,我就把这些写在每一课的课文上面,提醒自己备课时这些是要一个一个去落实的。)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把这几个维度讲精讲细讲透。只有扎扎实实钻研好这一课,才能放自己过关。之前一学期因为比赛、活动、培训非常忙,但钻研教材这一个原则我是牢牢抓住的,哪怕太忙,这节课没备好,我会安排复习、写作,也不会轻易上新课。
三、找对关键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其实每位老师都知道“上好课”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向课堂要质量才能事半功倍,那这一方面我就不多赘述了。只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点:在我的语文课上,学生的脑海中“我要紧紧盯着杨老师”这一个“点”是非常清晰的,因为我接班就会强调,课堂必须紧跟老师,而这一点在开学第一个月内我一定是严抓的,把学生的课堂时间抓住了,课后花的功夫就真的少了。因为我要讲的重点都在课堂上,课后我也没有很多空余的时间跟学生打“长久战”“持续战”。扪心试问:精神最集中的课堂时间不把学生把握住,课后再去翻炒冷饭效率有多少?
四、找出训练点,在作业布置花心思
教学就像一个产品链,备课、上课、作业,“作业”是最后一个环节,但如果没有这一环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比如每一篇课文教完,我会把这一课的重点整理好发给学生,做到一课一清。再如国庆假期七天,我只布置了一样作业,每天做一篇阅读,自主校对分享。七天之后拿回学校评比,认真的孩子必须奖励。再如,我班的语文寒假作业是每天读书,在班级群里打卡。一个假期,班里有一半的孩子真的能坚持下来的。增加阅读量对于学生来说真的很重要,老师可以变换形式,不要以作业布置的形式,而以挑战、争章、打卡的形式鼓励孩子们阅读。
五、找到支撑点,让师生关系促提升
平心而论,六年级的孩子真的是“辛苦”的。老师们上完一门课,可以稍微回办公室休息一下,但是孩子们却基本是无缝链接、立马切换学科模式。所以我们也要适当帮助他们调节。比如我们班也会经常做游戏:幸运投掷、惊喜大礼、定制班服、集体生日……我会适时加入活动,帮助孩子们调节,让他们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这门学科、喜欢在校的学习,同时,这也是孩子们写作的素材。我会经常和他们分享我的故事,给他们讲讲我读书过程中看到的有感触的点,以教师自身的努力带动孩子们,他们会发自内心和你贴着心一起前进,心甘情愿、踏踏实实跟着你一起努力、奋力拼搏。
在尝试教好语文、带好班级的路上,我还有很长很久的路要走,教育的每一小处细节都是教师的智慧,去心去感受,用情去培养,孩子们带给我们的真的是超乎想象的出色、难以忘怀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