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用微弱而厚重的师爱去弥补缺失的母爱
 
用微弱而厚重的师爱去弥补缺失的母爱
发布时间:2018-04-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君

来到采菱,给我印象最深就是,班上的孩子来自离异家庭的真多,我无暇去顾及那些孩子的母亲怎么舍得抛下孩子,我只是感叹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可悲、可怜、可叹。

                              用爱拉回一头“倔驴”

杨胜凯是这个群体中最突出的一位,第一次接触,他就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聪明,脑子活,反应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虽然上课发言积极,思维敏捷,但他的行为习惯却常令我担忧:争强好胜,对自己过分自信,常惹是生非。当与伙伴发生口角时,他总是据理力争,从不肯吃亏,宽容在他的眼中是懦弱的表现;有时,他违反了行规,我找他谈话,他总是满脸不服气,所谓歪理十八条,他是条条有理,总觉得他有点不听话

终于有一天下午,教室里只剩下我和他,我亲切地询问:为什么总不接受老师对你的批评,总爱跟我对着干呢?”“你为什么总是指责我呢?还是以他一贯的强硬作风回答我。听了他的话,我回忆起以前对他的态度,一下子感到,我平时对他的指责太多,或许已伤了他的自尊心。教育家爱默逊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的确,我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也欠妥。我沉默了一下,对他说:老师以前对你的态度有时是不好,只看到你的不足,常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你,老师向你道歉。听了我的话,他脸涨得通红,有点激动地说:至少我不是个坏孩子。一天中午,有人打起来了!班干部们着急的话语打破了这一阵平静。我急忙从4班走到3班。两个孩子虽然眼中还有泪,可怒气明显已退了很多,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最让我吃惊的是,杨胜凯气喘吁吁地坐在他俩中间,看到这一幕真的让自己很失望,他又是这场打架的组织者?他俩已经没事了,老师,一点小事。这话居然是从口中说出来的,我呆住了。原来,他是一个调解者。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当我满怀爱心去对待学生时,我已在爱中获得了爱,那爱甜甜的,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用心呵护孩子的自尊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或许就是一块璞玉,散发光芒,散发希望。可是,对于没有母亲在身边的孩子来说,他可能只是一棵小草。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正好是我的数学课,杜宇笑迟到了。爱面子的他迟迟不肯进教室。为了保护他幼小的自尊心,我悄悄的哄他。可是,他不理会我的“糖衣炮弹”。他的执拗着实考验了我的耐心。我绞尽脑汁,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这时,我蹲下来,跟躲在墙角的他说话。聊着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你怎么不进去呢?躲在这里多不好呀,大家都看着呢。”他不作声。“迟到了,是怕老师批评你吗?老师不会批评你,你跟我一起去教室吧!”他还是不说话。“如果你跟老师走,老师会帮你完成一个心愿好不好?”不说话的他连看也不看我一眼。突然感觉,他已经忽视了我的存在。

那你喜欢什么呢?我喜欢“打游戏”,他很坚决的对我说,一股无名火顿时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的眼睛刹那间放出了凶狠的光线。想骂,特别想骂,但是和他怯懦的眼神对视,一想到他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的心颤抖了,天大的怒气被我压下去了。

 “你进来吧,以后老师陪你玩游戏”,我假假的说道,“真的么?”他高兴极了。从这以后,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跑到他跟前和他碎碎念:“书上是一个好东西,你看,你们教室后面这么多书,读完一本,老师就给你贴一颗五角星,集多了五角星,你就可以成为六小灵娃,将会去升旗台前领奖状哦。”似乎,每到下课,我发现,他总喜欢捧着一本书在慢慢的看着。

用情感化孩子的恶习

不写作业似乎是余庆洋的一贯作风,所以一有空闲的时间,我便会把他叫到跟前,把他的“遗留问题”一个个解决。是不希望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荒废了学业,更是不想就这样放弃他。

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做了一分钟不到,他的视线已经远离了书本。手上总有一个小物件,可能是橡皮擦,也可能是小玩具,不停地在摆弄。这时候,过多的讲道理是没用的。我只能用鼓励和赞许的语言告诉他,如果你那样做,老师会更喜欢你。之后,他乖乖的做完了一题。

作为一名老师,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人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就是一首诗,他们的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