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余年前,椅子随着西人东向的脚步传入中国。它的到来使中国人终于伸开了酸痛的双腿,从跪坐中解脱。本学期我领着20位一年级的小朋友相约椅子的世界,解析中国椅子文化、欣赏世界名椅,让形态万千的椅子现于笔端、成于巧手。
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个性,但相同的是他们对我的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自课程的开放性让他们有缘相聚。我相信有了这份新鲜感,他们就会在我的指引下,互相学习、合作探究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伙伴---椅子。
当我第一次在大屏幕上呈现世界50把名椅时,孩子们睁大了双眼,发出一声声惊叹。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哇!椅子可以是这种造型啊!”“咦,椅子怎么没腿?”“这椅子真漂亮,我也想坐一坐!”我知道此刻的他们已经沉浸在大师们的杰作中了,他们被设计师们的异想天开所吸引,感受到了椅子的特别存在与特殊魅力。我想他们对于椅子的研究兴趣已经在悄然间被我激发,可以开始我们的研究旅程了。
于是我给孩子布置了回家观察椅子的作业,让他们从椅子的形态、功能、材质等方面进行观察。课上一只只高举的小手,让我觉得有一股探究椅子的热情扑面而来。孩子们的阐述,给我带来了惊喜。我发现有几位孩子对中国古典椅子特别钟爱,在他们眼中那是典雅的化身。此刻我心中猛地一惊,这是一群一年级的孩子,关注的却不是那颜色鲜艳、形态特别的现代椅子,而是那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的中国传统椅子。这是我当初设计这门课程时没有预想到的,我的课程能让一群稚嫩的孩子去关注中国古典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员---中国传统椅子,此时的我内心怎能不欣喜呢?
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我可以在这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开辟一个研究中国传统椅子的专题,带领孩子们了解我国椅子的发展历史、特点、分类、文化含义……
我想,只要我一路坚持走下去,我和这群可爱的孩子一定会在研究的旅程中欣赏到最美的风景。而他们给我留下的不会是幼稚、苍白的旅途感言,而是对椅子的亲切感,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椅子的那份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