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绘本就是一种阅读媒介,它是用来阅读和感受阅读快乐的。但是,绘本确乎是包罗万象,因此在阅读基础上进行的亲子共读、群文阅读、绘本课、绘本剧等等都属于绘本的阅读延伸活动。通过延伸,可以令绘本立体化、综合化,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充沛的营养,发展多元智能。将阅读体验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是我始终想要坚持和执行的。下面介绍绘本11种有趣的玩法,让孩子在多元化的亲子阅读中爱上绘本。
很多绘本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诗歌或散文,文学性很强。比如《白雪晶晶》《有一天》《西雅图酋长的宣言》《黎明开始的地方》《日月颂歌》,这些绘本中的文字完全可以独立出来,作为一篇朗读稿。这样的绘本,适合原文照读。
一种是在故事里演绎,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中的《我想去看海》,这个绘本的文字已经非常翔实说了一个完整故事,所以家长在读的时候,只要根据角色变换,抑扬顿挫地去读就好了。 另一种是在原文基础上进行自我发挥,加入个性化的理解。比如《莎莉,离水远一点》,文字量虽少,却含有大量的隐藏信息,可以用演绎的方式引导孩子去理解。至于无字书,就更加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演绎了。
绘本是以图为主、图文结合来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阅读载体。无字书更是绘本的独特表现形式。诸如《七号梦工厂》《海浪》《海底的秘密》《于洛先生》《黄气球》《雨伞》等无字绘本,完全靠图画来展现绘本的魅力。
在阅读无字书时,要观察图画细节,将一格格、一页页的图画连结起来去创编成一个故事,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除无字书外,像超现实主义绘本画作《小凯的家不一样了》《朱家故事》等也是到处充满了神奇的细节魔法,读者需要睁大眼睛去仔细观察,不然就有可能漏掉重要线索。 演唱 许多原版绘本的文字是可以直接来唱的,只是由于翻译的问题,中文版的几乎很难去唱了。比如《我们要去捉狗熊》,原文的拟声词和曲调都特别好玩,网络上也有作者的真人演唱视频,不过翻译成中文后,就不太好唱了,倒是适合朗读。 中英文都可以拿来唱的是《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而且内容变化无穷,是我们做亲子故事会开场的必选曲目。
在绘本阅读的不同种演绎形式下,最重要还是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