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活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灵动课堂”实践研究>>文献资料>>文献学习与反思: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介绍(仇伟红,2019.3)
 
文献学习与反思: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介绍(仇伟红,2019.3)
发布时间:2019-03-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仇伟红

课题名称

“活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灵动课堂”实践研究

记录人

仇伟红

学习时间

2019.3

标题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介绍

来源

专栏介绍

  主要

 

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介绍

一、“活教育”实验

19199月,陈鹤琴任教南京高师,授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期间投身教育改革,创办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19411月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有影响的“活教育”理论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1942年初,幼师附设婴儿院。1943年,幼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增设专科部。“活教育”实验已形成包括专科部、幼师部、小学部、幼稚园、婴儿院五个部门的幼儿教育体系,并在教育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德育原则、课程与教学大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造就了一所有崭新气象的新型学校。

  1945年秋,陈鹤琴被任命为上海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他获准将幼师专科部改为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前来上海。年底,又创办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后改立上海市立女子师范学校并附设附小、附幼。他兼任幼专、幼师两校校长,继续他的“活教育”实验。

二、“活教育”思想体系

  (1)“活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作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陈鹤琴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做“中国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不同在于,生活在这一国度的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生长在这一个国度的人们,其命运息息相关。做“一个中国人”,并进一步提出做“现代中国人”,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

  (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既然“活教育”的课程内容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要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的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为此,他提出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依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结合本人的教育经验,提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地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极地暗示胜于交际的命令;替代教学法;注意环境;分组学习;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儿童;精密观察。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现和批评研讨。

 

 

 

 

 

 

 

 

 

 

 

 

心得

体会

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这一条也是强调儿童动手去做,去亲身实践。譬如游泳,在陆地上学是没有用的。譬如烧饭,在教室里讲饭怎样煮,也是没有用的,一定要使他们在适当的自然环境之内,得到相当的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