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活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灵动课堂”实践研究>>文献资料>>采菱小学市级备案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杨静2018.2)
 
采菱小学市级备案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杨静2018.2)
发布时间:2018-02-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钱红梅

采菱小学市级备案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活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灵动课堂”实践研究

记录人

杨静

学习时间

2018.2

标题

活教育—回归本性的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主要

 

内容

一、什么是活教育

    雅斯贝尔斯说过:“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国内也有学者曾明确指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两种观点如此相似,这种相似直逼教育的本真——触动灵魂。我们不妨把这种教育称作“活教育”。这里,“灵”主要指“灵魂”“心灵”,“动”主要指“触动”“感动”,因此,活教育是指触动灵魂或心灵的教育。

实质上,活教育是一种回归本性的教育,是教育的返璞归真。它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研究表明,实践中的活教育并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它是教师智慧的充分体现。它要求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智慧,教中有能力。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时时探索走进学生心灵的新途径。下面所列举的案例即可视为活教育的典型。

一位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文,班上一位学生只写了300字左右,而且字迹潦草、错字连篇,但是文章的构思较为新颖。按惯例,这样的作文只能打60分左右,但对学生肯定不会有什么触动。于是,教师给该生 打了一个这样的分数,95-20-15,并在每个分数下面分别作了解释:95分——构思新颖 ,有创新精神;20分——由于字数不足规定数;15分——由于书写太潦草,还有错别字。

试想,如果这位教师只是按照惯例,简单地给出60,那么能对学生起到教育吗?但这个带着减号的60分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它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送去的是希望和信心,同时又指出作文中的问题所在,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失误之处和努力方向。“分数中的减法”形象而生动,一下子走进学生的心里。

心得

体会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触动心灵的教育不是不能为,而是大有可为。它要求教师要展现自身的教育智慧,尽可能地为每位学生搭建走向成功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