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 内容 | 陈鹤琴先生他首先提倡课程应为教育目标服务。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集中地反映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同时, 教育目标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方向, 它指导着人们的具体教育行为。教育目标是制订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 它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具体实施具有规范和限制作用。对学前教育来说, 也是这样。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支柱。学前教育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 用什么来培养, 又采用什么方式去培养, 这是学前教育课程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次,他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社会环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环境, 是人文环境, 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 儿童学习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 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习得文化的特征, 进行着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的社会化过程。陈鹤琴先生同样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 注重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 发展儿童。因此, 在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中, 社会环境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部分。 |
心得 体会 | 当然, 为学前儿童准备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合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适应他们兴趣与需要, 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像家庭、集市、节日、庆祝会、教师接待日活动等, 是学前儿童经接触的社会环境, 这些应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由此, 大自然构成的自然环境和大社会构成的社会环境一道组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中心内容, 学前儿童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发展。设计和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必须符号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把大自然和大社会作为中心, 这样设计出的课程才是合理的。 |